近年来,各地都在应用各种方式推广本地的产品。在外,说起山西,不少人先会想起煤炭,说到特产,那就是汾酒、老陈醋,而本地众所周知的红枣,在很多重要场合不是被人遗忘,就是干脆缺席。
去年11月份,在外地工作的薛晓东和几个朋友办起了公司,销售家乡的特产红枣,几个小伙把他们的产品取名“枣先生”。因独特的创意、一目了然的产品价值以及前卫的销售理念,“枣先生”一经面世,便受到市场青睐。几个小伙忙碌挣钱的同时,吕梁特产大红红枣也在互联网上名声大振。
20来岁的薛晓东是山西省临县人,青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干过多种工作,但对他说总感觉不是称心如意的。“刚毕业后在当地的电信部门工作,后来回到省城大型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上过班,与人合伙开过饭店、开过台球厅等等。”2011年毕业后,到目前仅几年的时间里,薛晓东的折腾,在朋友圈为有名,更换频繁一直没走向稳定,这样的生活也让朋友们很为担心。
折腾了不少,那么下一步折腾啥?许多人都有同样的经历,初选择发展的域总是与后获得成功的域有出入。薛晓东这次所选择的项目,更基于对家乡与红枣的特殊感情。
在当地,从事枣业生意的人层出不群,甚至行业有显泛滥现象,而现在若涉足这个行业,显然是具风险的,只要有人知道,就会力反对。从小生长在当地,有感情,尤其对当地的枣业发展情况为熟悉。几年来,经常帮老家人做枣加工和经营工作,还有几个如自己感受和想法的朋友,这些是他着手从事枣业发展的动力和主因。
薛晓东告诉记者,不可否认,在老家甚至省城,做枣生意的人很多,但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各干各的,小打小闹。秋天到了,许多人去地里收枣,然后自行出去销售,换谁卖,基本还是同样的枣,没有品名,区别不大,也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这种方式在当地还算好,人们常年习惯了这种购买方式,而要是往外推广呢?当然,那就万分受限了,因为没能形成竞争力,就难以争夺市场,因为没形成事实上的品,也就失去了与外地品红枣一较高下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