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赛众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人大代表建议:五方面推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人大代表建议:五方面推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发布时间:2017/3/17 10:39:08点击率:25


人大代表建议:五方面推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土壤改良修复网3月17日讯:针对我国的土壤污染详细情况有待摸清、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等现状,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从五方面着力加快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一是全面普查耕地污染的面积、种类及程度,建立空地一体化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完成耕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分级管理、县市区监测点位设置、监测预警等工作,建立污染耕地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启动县市级污染耕地常态化监测,健全耕地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机制;利用低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建立空地一体化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精细化的全方位综合监测,实时掌握耕地环境状况。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行业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壤修复行业准入门槛,实行终身责任制。制定污染防治、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土壤环境监测、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工作,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避环保企业间恶性竞争,使耕地污染修复行业有规可依;实行“纵向到底、横向贯穿”的终身责任制,落实企业保护耕地的主体责任,推动土壤修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企业主导,构建应用型协同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土壤修复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以应用技术研发为目的,建立企业主导,高校、科研院所协同的技术创新中心,整合集成创新资源,组建土壤修复协同技术创新中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专项,开展耕地土壤污染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攻克产业重大关键核心应用型技术。
      四是建立农业产业园,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以保障耕地质量为目标,开展土壤修复示范,提升耕地质量安全;建立农业产业园,实现土壤修复全产业链服务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可循环利用,推动农业产业综合发展,全面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创新耕地治理模式,培育专业化土壤修复主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治理模式。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壤防治;龙头企业利用自身资本、技术产品、修复模式负责耕地治理,形成“企业主导,社会监督”的组织方式;延伸土壤修复产业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壤修复全产业链服务治理模式。
      (土壤改良修复网是专业为农耕地进行土壤修复,土壤改良,土壤保健,土壤污染防治的网站,网址和联系方式可在图片中获取)

相关链接

最新资讯

更多>>

荣誉资质

更多>>
网站名称:杨凌赛众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入口]
杨凌农交所 提供云服务技术支持
杨凌赛众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2016-2020
联系人:门经理 电话:15909208027 QQ号码:729592152 电子邮箱:729592152@qq.com
公司地址:中国陕西合阳轻工业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