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发布:土壤修复域值得重点关注
行业判断之一:“十三五”立法可期,有望解决治理目标和监督机制缺位问题。“土十条”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审议、修订、发布的全过程,出台时点远超市场预期。从政策内容来看,土十条更多体现了规划纲要的作用,后续具体投资落实仍需要与《土壤污染防治法》配套。“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土十条”出台和相关实施细则的逐步落实,土壤修复行业空缺已久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将有效建立,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的土壤修复需求将开始逐步释放。
行业判断之二:美国超级基金+环保PPP,为土壤修复商业模式提供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而美国建立在超级基金基础之上的一整套土壤污染防治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预计,未来在我国尝试建立功能超越超级基金的“污染场地修复基金”可能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行业空间快速释放,大型土壤修复项目将会逐渐落地,尤其是“土十条”中提出的6个大型示范区项目一旦落地保守估计投资规模有望达到80-100亿,因此未来以PPP形式做土壤修复项目应当是大势所趋。
行业判断之三: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多种原位处理技术将成市场主流。从国际上土壤修复技术的使用来看,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的主流,而欧洲各国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尽相同,所采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欧美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自身的特点,预计未来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将遵循从单一的修复技术发展到多技术联合的原位修复技术、综合集成的工程修复技术的演进路径。(土壤改良修复网)